y23--时时监测塘口数据,智能控制增氧机 [阅读率:1550] | 12-22 |
首先对水产养殖有所了解的朋友,都知道池塘养殖要想高产,增氧机是标配,这几年随着养殖的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增氧机已经大批量投入池塘养殖中,增氧机是增加池塘水体中溶解氧的有效方法,除了增加水体中溶氧量之外,还可以促进水的上下对流交换,使整个水体处于平衡状态,同时增氧机可以促进池塘底部表层的有机质分解,防止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超标,增加养殖对象食欲,降低饲料系数,提高鱼池活性和初级生产率,从而可以提高放养密度,使亩产大幅度提高,达到养殖增产增收的目的。但是有了增氧机我们真的会用它吗?可能大家都知道三开两不开的方法,但是通过我们的y23数据显示靠经验来养殖的靠不住的,就像大家都觉得四五月份不可能缺 [查看详情] |
水产养殖池塘溶氧知多少? [阅读率:2698] | 12-15 |
众所周知溶氧是水产养殖的灵魂,溶氧指标的浮动也间接地反馈了水体各项指标的状态。接下来就个人的认知来谈谈溶氧和水产养殖的关系。水体溶氧的来源水体中的溶氧主要来源是靠水体中藻类和水草的光合作用,严格来说,氧气是光合作用碳还原过程的副产物。CO2+H2O→CH2O+O2。而水体中百分之60以上的溶氧是来自于藻类这就要求在养殖过程中合理培藻的必要性大气中氧的渗透如刮风、开增氧机、水体的流动等溶氧的消耗水体中溶氧的消耗主要靠水体中的藻类、水草、养殖对象、微生物的呼吸作用来消耗,以及池塘底部残饵粪便有机质的分解所消耗。溶氧过高的危害溶氧过高会导致水体的氧压过高,过高的氧压会让养殖动物“氧中毒”,特别是对 [查看详情] |
新建水泥硬化养殖设施的脱碱方法 [阅读率:1206] | 11-24 |
在养龟、养鳖、养蛙、养观赏鱼或者集约化养鱼以及用于水产养殖催产及孵化的过程中,都要建设一些小面积(小型)的容水用的养殖设施,除了用塑料或者玻璃钢等特殊材质建设外,大都是用水泥砖混材料新建养殖设施,通俗一点说就是硬化了的水泥池。水泥砖混构建材料建成后有一个碱性很强的问题,不管什么养殖都必须经过碱性消失之后才能够进行养殖生产,如果盲目心急必遭毁灭性的伤害。如果不急于使用,可以让其自然挥发,大约月余即可正常使用,但有时为了急于投产,这里就涉及到快速“脱碱”的问题。本文简略介绍下列方法供参考![imG]upload/article/a2020112417013268.jpg[/imG]1.注水浸泡顾 [查看详情] |
外界因素与鱼类摄食的关系:环境和天气对鱼类食欲强弱的影响 [阅读率:1252] | 11-24 |
探讨外界环境对鱼类摄食的影响,分析鱼类摄食内外因的关系,不断总结经验,从中找出规律,是摆在水产养殖行业众人面前的常受忽略而又非常重要的课题。它的研究和探讨对于推进我国水产养殖向合理化的高水平发展大有裨益。本文仅以在自然水域中外界环境对鱼摄食的影响为题略陈管见进行初步的探讨,以此引与人工水产养殖参考借鉴,期望能引起争鸣引出更多高明见解来!鱼的食欲强弱的影响因素鱼儿摄食的食欲强弱程度,即在一定时间内进食的次数或数量的多寡,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鱼的自身生理生长、发育的需要,如肥育、繁殖、越冬等都要大量进食,借以获得必要的养分;二是饵料的优劣,包括饵料的构成、质量、状态、味色是否适合鱼的食性,为 [查看详情] |
浅析不同增氧方式对养殖水体环境和养殖对象的影响 [阅读率:1386] | 11-09 |
养殖水体缺氧是池塘养殖中常见的现象。问题一是随着地球的变暖、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使水域环境日益恶化,江湖河水污染、天下酸雨,加上养殖技术功利,化肥、药物、抗生素滥用,使微生物环境亦遭破坏,加剧了环境的缺氧。二是广大养殖户对池水缺氧对养殖环境和养殖动物的影响认识不足,仅局限于解决养殖动物的浮头、泛池的层面上,远未认识到水体缺氧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恶化、生态失衡,继而影响养殖动物的健康生长及产品质量,特别是青虾、河蟹养殖,误认为只要种好水草就能养好蟹虾,殊不知水草和所有生物一样在夜间营呼吸作用而停止光合作用,因此虾蟹养殖池在夜间亦经常处于缺氧状态。同时又对各种增氧的原理、方法及利弊理解不 [查看详情] |
把握特征准确辨别:鱼类泛塘与鱼类中毒的判定和解救方法 [阅读率:1250] | 11-05 |
水产养殖特别是池塘养鱼(大水面少有发生),如果在管理上有疏忽大意最容易发生鱼塘缺氧翻塘(泛塘)、或者因有毒污水进入甚至有人恶意投毒造成的鱼类中毒现象,让人防不胜防,各地每年均有发生且损失惨重。鱼类中毒和泛塘现象两者略有类似但也有差异,我们应该把握其各自的特征,进行准确辨别,正确判定然后对症下药或者及时采取不同对应的手段来降低损失。[imG]upload/article/a2020110509200198.jpg[/imG]一、鱼类中毒与缺氧泛塘的相似性翻塘与中毒,容易混淆是因为二者之间有三个共同点:一是鱼类发生状态快,死亡时间短。一般从发现出事到鱼类死亡只有很短的时间,其中以人为投毒死亡时间 [查看详情] |
养殖池塘增氧机的选则 [阅读率:2032] | 11-02 |
从事水产养殖服务工作五年了,在这五年中河蟹养殖变化也比较大,刚开始的时候池塘安装增氧机的真的很少,,很多老板即使安装了增氧机也不知道怎么去用或者说根本不清楚一个塘究竟该装多少增氧机或者哪类增氧机,开增氧机也是根据自己的感觉去开,也不知道池塘何时缺氧?开了增氧机池塘溶氧就一定够吗?通过今年安装y23智能检测设备检测下来的结果看并不是我们感觉上的那样,而且今年普遍放苗量都比去年大池塘对溶氧的需求就更大了,在这里先简单的跟大家分析一下各类增氧机的优缺点。增氧机种类很多,有物理增氧,化学增氧,生物增氧等等,最常用的是物理增氧(机械增氧),主要有叶轮式、水车式、喷水式、充氧式及射流式等等。喷水式增氧机[i [查看详情] |
阴雨天鱼塘缺氧现象犹应重视:阴雨天引发缺氧的原因和应对措施 [阅读率:1672] | 10-29 |
“万物生长靠阳光”,在没有阳光的阴雨天特别是秋天的连绵阴雨天让水产养殖户皱眉头不敢大意!因为有经验的养殖户都知道,阴雨天在水产养殖生产中极易出现水体缺氧,鱼虾浮头的现象,严重情况下甚至引起泛池死鱼。但有一些养鱼人认为:只有热天的鱼儿才会缺氧,落雨凉快了就不得浮头了。实际上这是片面理解,虽然水温越高水中溶氧越低,但水中的溶解氧大多数是依靠光合作用产生的,阳光没有了,水中的浮游植物的造氧能力就困乏不力,溶氧低下这就是必然的结果了。[imG]upload/article/a2020102909095445.jpg[/imG]对于精养池塘,晴天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产氧,占总溶氧的90%,藻类光合作用受光 [查看详情] |
施肥养鱼与水质肥瘦:肥水与水肥,不瘦不肥才为最好! [阅读率:1571] | 10-19 |
现在人们的生态意识提高,向往山青水秀,鱼翔浅底,而古时"水至清则无鱼"的说法,似乎和目前的生态环保整治不相和谐。养鱼必须要有一定的肥度水体,特别是苗种阶段更需要水肥,水肥了,它的水结构元素才周全才平衡,水肥是提高鱼类的生产力是主要主要因子之一。在现实中,老塘、淤泥厚的塘池自肥力很强,有时不施肥还可能水质过肥了,还得想方设法让水瘦下来。但新塘、土壤肥力弱的地方,这些鱼塘有时却水瘦得来不能维持水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这就需要投施一定的肥粪了。水体施肥是人工促进水中饵料生物增长从而提高鱼产量的有效措施,虽然鱼池施肥在养鱼生产中已被广泛采用,但施肥的品种和投肥方式并不是都有足够的依据和恰当的尺度,需要 [查看详情] |
入秋之后,池塘管理这六个方面很重要! [阅读率:3723] | 09-25 |
进入秋天,一阵秋雨一阵凉,池塘早晚水温差会慢慢变大。对鱼塘来说,秋季既是鱼类加快生长、催肥长膘的旺盛时期,也是鱼类疾病和浮头泛塘的高发季节。因此,秋季鱼塘科学管理,对增加养殖产量,提高养鱼效益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将基地鱼塘管理六个方面介绍如下,仅供养殖户朋友参考。鱼塘的增氧机管理鱼塘管理最直接的就是增氧机的开关使用,天气是个变量,晴天高温水体肥力比较足的时候水体自身增氧能力就足够保证水体里面的氧气消耗并且还有剩余氧气。增氧机只是在水体不能产生氧气的环境下使用的保命设备,是在如夜晚和阴雨天或者是水体肥力不够无法产生足够氧气保证鱼塘鱼群正常生长的时候使用的。在基地渔场,7月2日至8月6日这段时间, [查看详情] |
成品鱼养殖的苗种放养密度!没有公式或者标准来套用! [阅读率:2888] | 09-21 |
养鱼,首先就要涉及投放苗种多少的问题,很多人在问且经常咨询:喂什么鱼好?放多少鱼恰当?甚至还有人问养什么品种最赚钱?或者养什么鱼最好养又最简单?等等,这些问题是最不好说的事情,因为没有千篇一律的公式或者标准答案来套用。原因在于:每个养鱼设备条件千差万别,地区气候各地也有所不同,还有最主要看你是怎么规划设计的?技术成熟度何如?资金有无实力?是精养还是粗养?喂耍耍鱼还是偶尔投料?喂精料还是投喂粮食?人放天养纯生态养殖喂不喂料?水质是优是劣?水源充足否?以什么鱼类(种)为主?配不配置增氧设备?人的心智韧度何如?各地消费习惯和市场行情不一!等等,涉及面简直是很多又很广且很乱,不能一成不变,不能一概而 [查看详情] |
阴雨天池塘管理思路 [阅读率:4513] | 09-18 |
近期阴雨天气为主,除了出塘产量和规格在考验我们的池塘管理水平,还有这些恶劣天气(高温、台风、连续降雨、大幅度降温)也在考验我们!当下该如何管理和操作?才不会影响青虾正常摄食和生长成为养殖之关键。[imG]upload/article/a2020091815435859.jpg[/imG]要想知道如何应对,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阴雨天池塘容易出现哪些问题?1、吃料差2、蓝藻爆发3、水浑4、水清、水红5、缺氧那么,阴雨天为何会出现这么多问题,池塘到底发生了有哪些变化?一、气温变化引起水温变化下雨的时候温度一般都会下降好几度,很多时候的下雨天晚上气温会骤然下降很多,在气温下降的同时,水温也会跟着下降。当 [查看详情] |
水产养殖育苗对浮游生物的利用和控制:浮游动物必须有但不能多 [阅读率:5306] | 06-28 |
在水体中的生物中,那些自身完全没有移动能力,或者有也非常弱,因而不能逆水流而动,而是浮游在水中生活,这类生物总称为浮游生物,主要分为浮游动物及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同浮游植物一样都是鱼类不可缺少的天然活饵料。[imG]upload/article/a2020062810443942.jpg[/imG]一、浮游生物水中浮游生物包括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某些浮游动物(比如轮虫)还是有些种类水花鱼苗的开口饵料。水中浮游植物多的原因大多是池塘的水体比较肥,细菌、有机碎屑(底部饲料残饵)丰富而形成。一般鱼类在幼鱼阶段都以浮游生物为主要食料,人工饵料次之。浮游植物是鲢鱼类的天然饵料,鳙鱼类终生都滤食浮游动物。 [查看详情] |
只要鱼正常,防病就不宜反复消毒杀菌,而应该多补菌?浅谈酵素 [阅读率:6493] | 06-20 |
以前和一老客户谈到亚硝酸盐的问题,现在亚硝酸盐很高,可就是难以降下来,这是为何?这里来和大家分享下对于降亚硝酸盐的根本方法。现在许多人都喜欢用过硫改底,底质差需不需要改呢?确实需要,在温度不高时用过硫是可取的,包括治疗鱼病时,急则治其标嘛,管他三七二十一,先把底质改善下总是好的。但如果长期使用过硫、二氧化氯或者三氯异氰脲酸片去改底,就不可取了,会有什么问题呢?先给大家分享一个案例。四川仁寿的养殖户何老板,年初的时候,温度不太高,当时饲料厂的技术员建议用过硫改底,但老板担心水体对流引发鱼病,同时也是为了把药效发挥得更好,每周处理,提早预防,就每周都去使用一次过硫改底。使用了之后,发现水质越来越 [查看详情] |
溶氧是对水产养殖至关重要,哪些溶氧因素会导致池塘溶氧不足? [阅读率:7324] | 05-18 |
我们通常把溶解在水中的空气中的分子态氧称为溶解氧,水中的溶解氧的含量与空气中氧的分压、水的温度都有密切关系。在自然情况下,空气中的含氧量变动不大,故水温是主要的因素,水温愈低,水中溶解氧的含量愈高。不管什么生命体都离不开氧,在我们水产养殖中水体当中的养殖对象更离不开溶解氧,当溶氧不足的时候会浮头,上岸,严重时直接翻塘。今天我们就来谈谈造成溶氧不够的因素有哪些。[imG]upload/article/a2020051817110530.jpg[/imG]气温高。在进入5月以后稳定逐渐上升。溶解氧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高温会引起养殖水体溶氧降低,同时塘中其它生物在高温时耗氧增多; [查看详情] |
往后的水产养殖不可能再像以前那么简单,要想成功,必须要有数 [阅读率:6657] | 05-18 |
溶氧是养殖的灵魂,溶氧直接决定了养殖动物的成败。一般情况下我们把溶解在水中的空气中的分子态氧称为溶解氧,水中的溶解氧的含量与空气中的氧的分压、水的温度都有密切关系。在自然情况下,空气中的含氧量变化不大,故水温是主要的因素,水温越低,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就越高。水中溶解氧的多少也是衡量水体自净能力的一个标准。[imG]upload/article/a2020051817081787.jpg[/imG]近几年养殖户都慢慢接受了溶解氧这一观点,那么大家都知道溶解氧的主要来源吗?通常情况下溶氧有两个来源:1.水中溶解氧未饱和时,大气中的氧气向水体渗入2.另一个来源是水中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出的氧。因此 [查看详情] |
“活水”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方法 [阅读率:10589] | 04-30 |
养殖水质调控的根本方法和最终目标在于培养“活水”,消除“氧债”,从而根本上解决溶解氧的瓶颈问题,促进水产动物健康快速成长,降低生产成本和能源消耗,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养殖经济效益。1、清除过多沉积淤泥,为制造“活水”打好基础 现行水产养殖方式都是高投入、高产出、高风险的生产方式,每年都会有大量残饵、粪便及生物尸体等有机物沉积水底化为淤泥,成为养殖水体中“氧债”的主要来源和“浮头”“泛塘”事故的根源。如果数年不清塘,淤泥便会大量沉积,在生产季节使养殖水体长期处于缺氧或低氧状态,这种高度富营养化水质,甚至是劣Ⅴ类的黑臭水体,是不适宜大部分水生生物生存的,制造“活水”便失去了意义。 [查看详情] |
简析:鲸落生态系统的发展历程对于水产养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阅读率:8871] | 04-11 |
前段时间,我国科学家在南海首次发现长约3米的鲸落生态系统,这对于我们水产养殖有什么借鉴意义?值得大家关注!鲸落,是指鲸鱼死后沉入深海而形成的生态系统,与海底热泉口,海底冷泉口一起被称为深海的绿洲。[imG]upload/article/a2020041109290014.jpg[/imG]一、鲸落的第一阶段鲸落的形成,和鲸鱼的死亡有关,一般情况下鲸鱼死亡后,会逐渐沉入海底。但在沉入海底时,以鲨鱼为代表的食肉、食腐海洋生物会将鲸鱼上的肉类消灭干净,随后一些小型的鱼虾、以及其他海洋生活会吃掉附在鲸鱼骨头上的肉类,由于鲸鱼体型庞大,蛋白质较多,因此整个过程大概会持续4-24个月之久,这个阶段就是鲸 [查看详情] |
青苔的乱战:战术篇(一)遮光抑制 [阅读率:4783] | 04-10 |
采用遮光来抑制青苔,是业内普遍接受和采用的一种方式。 不管是高等植物还是低等植物,几乎都是光能自养,光合作用是其生命活动的基础。因此,遮光可以抑制它们的生长。 然而,在实际处理过程中,如何做到程序科学、有效、最优,却很不容易。所谓程序科学、有效、最优,就是操作方式不违背科学原理、效果显著、步骤简单、成本最低、风险最小。 在实践中,有些朋友认为遮光抑制青苔的方式效果甚微,有些却认为效果很好。基于青苔特殊的生物学特性和生理营养机制,有效利用遮光抑制其生长其实是一门技术活。[imG]upload/article/a2020041022581589.jpg[/imG]在前面的文章(水产养殖中青苔的乱 [查看详情] |
水产养殖中青苔的乱战:深入认识青苔 [阅读率:9724] | 04-10 |
疫后归来,青苔满塘。 很多人归因于疫情管控导致养殖户延误了青苔处理的战机。其实不然! 每年这个时候塘口都会青苔泛滥,今年也并没有比往年更厉害一些。年年岁岁人不同,岁岁年年苔相似。 在水产养殖中,人们和青苔的交手已经有很多年了,特别是对长期从事小龙虾、河蟹养殖的朋友来说,青苔已经是他们的老对手了。 尽管每年,总有许多的个人和组织不断发明出消灭青苔的方法,与之配套的杀灭青苔的药物也层出不穷。各门各派,各领风骚,一套套组合拳打的是虎虎生风。这些方法不乏高明之处,背后逻辑也通顺,但似乎总是不能解决问题。要么就是太温和,经过一次次繁琐的操作,成本倒是不断攀升,境况一点都没有改观,青苔依旧笑春风。要么就 [查看详情] |
【淡水鱼专题】辽中地区鱼种下塘前后管理要点 [阅读率:4372] | 04-10 |
清明后温度开始回升,鱼种下塘工作也逐渐拉开序幕,如何保证鱼种下塘后的成活率是整个养殖过程中的第一道门槛。怎样跨过这个门槛呢?首先放苗前稳定的水质是减少发病的根本,其次减少池塘病原是重要环节,增强鱼种体质是关键。以下笔者就辽中地区的鱼种下塘工作提出一些建议,供大家参考。一、鱼种下塘前培水本地区鱼种下塘有两种进水方式,第一种是利用漂白粉和生石灰清塘后重新加入井水;第二种则是在时间不充裕的情况下直接用存塘老水加部分清水。以下分别分析这两种方式如何培水。[imG]upload/article/a2020041021242164.jpg[/imG]左图:机械清塘,右图:生石灰清塘第一种可采用二级培水法 [查看详情] |
养鱼先养水!巧用、活用、善用酵母发酵碳源,提升水质调控效果 [阅读率:4812] | 04-09 |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高速发展,部分地区一味追求高产导致养殖水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养殖水体常因未摄食残饵、排泄物及尸体的腐败、分解,引起水质恶变,使水中营养元素N、P等转化为有害物质(如氨氮、亚硝酸盐等),引起鱼、虾等养殖对象发病、死亡,在降低了养殖鱼类的产品品质的同时更严重阻碍了水产养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imG]upload/article/a2020040916072958.jpg[/imG]水质恶变导致养殖对象大量死亡 俗话说“养鱼先养水”,水质的调控对于水产养殖行业来说非常重要,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鱼虾的健康生长甚至是养殖的成败。在过去养殖户把符合“肥、活、嫩、爽”的养殖用水称为好水。“肥 [查看详情] |
工厂化水产养殖现状分析 [阅读率:5362] | 04-07 |
1、国内工厂化水产养殖现状分析截至 2017 年底,我国工厂化水产养殖面积达到7 000 万 m3,工厂化水产养殖总产量达 429 000 t。虽然我国工厂化水产养殖产量及面积都位居世界前列,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工厂化养殖模式仍以流水养殖和半封闭式循环水养殖 2 种养殖模式为主,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全封闭式循环水养殖模式相比,目前我国的养殖模式还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工厂化养殖。1.1 工厂化水产养殖品种分析目前工厂化水产养殖品种中海水养殖的主要为鲈、鲆、大黄鱼、石斑鱼、虾、蟹、牡蛎、扇贝等品种;淡水养殖中主要为草鱼、鲢、鳙、鲤、鲫、罗非鱼、鳗、鲟等品种。但目前来看,适合工厂 [查看详情] |
鱼病知识--鱼类的免疫组织 [阅读率:4840] | 04-06 |
鱼作为餐桌上的美味,今天来认识一下鱼类的免疫组织。各种免疫反应细胞由淋巴系统的组织和器官产生。与哺乳动物不同,鱼类缺乏骨髓,最初在鱼类体内产生淋巴细胞的主要淋巴组织包括胸腺和头肾(通常被称为前肾)。淋巴细胞从这些位置迁移到次级(外周)淋巴组织,在这里它们具有免疫活性。硬骨鱼的次级淋巴组织包括肾脏、脾脏和黏膜相关的淋巴组织(MALT),由内脏相关的淋巴组织(GALT)、皮肤相关的淋巴组织(SALT)、鳃相关的淋巴组织(GIALT)和最近发现的鼻咽相关的淋巴组织(NALT)组成。[imG]upload/article/a2020040621430980.png[/imG]图1 鲫鱼的内脏示意图( [查看详情] |
论文解读--鱼类肠道微生物的作用 [阅读率:2928] | 04-06 |
动物的肠道生态系统包括非常复杂和动态的微生物生态系统,从营养学、生理学和病理学的角度来看,都是非常重要的。鱼肠道微生物群中,细菌(需氧、兼性厌氧和专性厌氧)是主要的定殖微生物,常见的有弧菌、气单胞菌、黄杆菌、假单胞菌、肠杆菌、微球菌、不动杆菌、梭状芽孢杆菌、镰刀菌和类杆菌等等,可能会因物种和环境条件的不同而不同。肠道微生物在鱼类生长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平衡状态关系到鱼类机体的健康。正常的肠道微生物菌群对鱼体有如下作用:1.营养功能健康鱼类的肠道微生物可以分泌多种消化酶,如蛋白酶,磷酸酶,脂肪酶,淀粉酶,纤维素酶等。这些消化酶能够作为鱼类肠道内消化酶的一个重要来源,帮助鱼类更好地消化吸 [查看详情] |
“降温”对于养殖池塘产生的影响 [阅读率:2952] | 03-28 |
2020年对于养殖来说,迎来较大的挑战与机遇。先是疫情导致道路封闭,以至饲料、动保产品等输入受限,导致早期管理不足,寄生虫、细菌病等问题多发。近两天迎来“倒春寒”,对养殖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今天主要给大家谈谈“降温”对养殖池塘产生的影响,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方面降低危害?1. 养殖品种及微生物产生较强的应激反应。一般情况下,降温时人都会感觉到很不适应,容易出现感冒等现象。同样,水产动物及微生物虽然不会像人一样出现感冒症状,但也会出现一些类似情况,如黄鳝上草、草鱼游塘、鱼跳、鳃部出现血窦等现象,这就是典型的应激反应。所以在天气变化时,做好抗应激预防至关重要。经常使用的有微量元素、多糖、维C等,如“ [查看详情] |
人与水产养殖动物共患病多是由水产品烹饪不熟导致,不能一刀切 [阅读率:5529] | 03-17 |
自2019年底至今,新冠肺炎疫情中国乃至全世界造成极大的危害。经相关单位研究调查后,新冠肺炎疫病原确定为SARS-CoV-2。而首次分离鉴定到SARS-CoV-2样品来自于华南海鲜市场采集,因样品采集地地名缘故,注定使得水产业与此次疫情结下诸多缘分。一开始就在公众脑海中形成疫情由水产品引发的错觉。虽然随着研究进一步深入,官方定义传播源可能来自野生动物,自然宿主为云南蝙蝠侠,但中间寄主未可知,甚至并不明确中间宿主一定存在。再者是一篇“武汉华南海鲜市场供货商徐翠芹的忏悔文”在70余家微信公众号转载流传,浏览量上千万。编者以“忏悔”“毒素”等词语为关键词在互联网上搜索,罗列编造此文以冷饭热炒的方式 [查看详情] |
简说“养鱼密度”及其相关苗种投放事项,没有公式或者标准来套 [阅读率:4804] | 03-13 |
养鱼,首先就要涉及投放苗种多少的问题,很多人在问且经常咨询喂什么鱼好?放多少鱼恰当?这个问题是最不好说的事情,没有千篇一律的公式或者标准答案来套用。因为:池塘条件千差万别,地区气候各地也有所不同,还有最主要看你是怎么规划设计的?技术成熟度何如?资金有无实力?是精养还是粗养?喂耍耍鱼还是偶而投料?喂精料还是投喂粮食?人放天养纯生态养殖喂不喂料?水质优劣水源充足否?以什么鱼类(种)为主?配不配置增氧设备?人的心智韧度何如?等等,涉及面简直是很多又太多且很广,不能一成不变,不能一概而论。因此,在此特别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参考![imG]upload/article/a2020031316542242.j [查看详情] |
养殖池塘早期深水位,益处多多 [阅读率:4388] | 03-10 |
无论是鱼塘还是虾塘,在养殖早期,许多养殖朋友喜欢保持池塘浅水位,认为这样可以有效提升池塘水温,促进鱼虾摄食及生长。其实,这一观点也不为错,但是通过多年养殖实践经验来看,池塘浅水位缺点居多,往往得不偿失,所以早期保持池塘深水位才是正确的选择。下面分析下保持池塘深水位的原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imG]upload/article/a2020031018163018.jpg[/imG]一、深水位可以预防气泡病气泡病是鱼虾养殖中的一种常见病,而池塘水浅就是其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早期池塘由于经过长时间的越冬期及管理不当,当温度回升后,水质易出现水浓、水黑现象,水中藻类偏多,溶氧高,有时可高达20mg/ [查看详情] |
如此珍贵,水产种质资源如何保护利用 [阅读率:2510] | 03-07 |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意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个专门聚焦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纲领性文件。水产种质资源作为农业种质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保护与利用成为一个重要话题。针对此,记者采访了鱼类遗传育种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桂建芳团队。我国是世界上水产种质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已发现的水生生物种类有近2万种,已开发的主要养殖种类有151种,约占世界主要水产养殖种类的1/4。强化水产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既是国家生物和遗传多样性安全的迫切需要,也是人们日益增长的对优质健康水产品和优美水域环境的迫切需求。据介绍,近年来,我国水产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查看详情] |
大宗淡水鱼春季养殖的几点技术建议 [阅读率:9868] | 02-13 |
作者:安徽农业大学 彭开松当前既是新冠状病毒肺炎防控的关键时期,马上也是渔业春季生产的关键时期。在确保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为做好春季渔业生产,提供以下建议,供参考。一、苗种投放水温5-8℃,平均气温5-10℃,是大宗淡水鱼苗种投放的合适时期。一般2月底完成。苗种销售前5-7天,最好显微镜检查鳃部是否有斜管虫、固着纤毛虫等寄生。如有寄生虫,按后面的参考方法防治。应提前两周做好放苗准备(晒塘、消毒、进水、培藻),保持水质一定肥度,有利于提高存活率。鱼种的捕捞、运输和投放中,应该操作仔细,减少外伤,是提高成活率的基本保障。根据水温和运距,调整运输密度和供气量,保证运输中供氧充分。苗种下塘前,用5% [查看详情] |
家鱼人工繁殖技术突破的核心:仿江河状态和催产激素人工注射 [阅读率:5046] | 02-08 |
池塘养鱼在我国起始于公元前1000多年,在公元前460年即有范蠡的《养鱼经》总结养鱼经验。那时养的鱼主要是鲤(当时的鲫鱼不受待见,因为自然界广为存在,且长势低劣),并且养鲤方法传到了欧洲。养鲤逐渐成为一项生产事业,到汉代已能够进行大水面养殖。但是,到了唐代,“鲤”不幸冲撞了皇家的“李”姓,既不准吃也不准卖。但鱼类是自从有了人类以来的必须食品,不可或缺,于是沿江而居的养鱼人只好从江河中捕捞其他鱼苗放到池塘中养殖,逐渐选出青、草、鲢、鳙等主养种类。这四种主养鱼现今被合称为“四大家鱼”。[imG]upload/article/a2020020811521969.jpg[/imG]范蠡的《养鱼经》鲤 [查看详情] |
卵囊藻,你对它的价值究竟了解多少? [阅读率:6640] | 02-04 |
我们都知道在养殖的过程中,池塘要维持着一个菌相和藻相的平衡,这个平衡如果被打破,随之而来的就是塘口的问题。而对于藻相平衡,就是不定期的培养有益藻类,同池塘里的有害藻类进行竞争,胜利的一方将决定池塘水质的走向。 在市面上我们见到最多的是绿藻门里面的小球藻,这种藻类因为好培养,繁殖快而被广泛利用,但这种藻类的生命周期却非常短,效果来的快去的也快。而对于绿藻门里面的卵囊藻,我们很多的养殖户朋友对其知之甚少! 卵囊藻是被发现的新型藻类,这里就谈谈它在养殖过程中的价值。 1、低温肥水,快速提肥 低温肥水的时候,卵囊藻绝对是你的首选。 低温肥水一直是我们养殖朋友非常头疼的事情,因为温度低藻类 [查看详情] |
养殖想赚钱,要从池塘建设这一步开始 [阅读率:6372] | 01-15 |
每年都有人在新建池塘,前不久还应一些客户的邀请,去帮他们参谋转接鱼塘,每每看到这些鱼塘设施与池塘建设,就有一种感想,那就是专业的事情,还得请专业的人来干。之前的老板之所以干不下去,那也是有原因的。什么事都还得遵守基本的科学规律,人不能创造规律,更不能违背规律,不然最终也会因为没有遵守规律,而白白浪费了养殖资源,看到别人养鱼赚钱,反而自己养鱼不赚钱。关于这个内容,几年前就写过了,今天又来重新写一写。现在养鱼早已不是暴利时代,除非运气太好了,遇到了某条鱼的行情当年好得不得了,不然只有兢兢业业,管控好养殖中的每一环节。如果是请人管理,那除了相应的管理,还要有一定的规模,不然也是难以赚到钱。现在的人 [查看详情] |
养鱼人要学会营销,不然有机鱼的成本只能卖白菜价 [阅读率:5610] | 01-14 |
有人认为不用化肥与饲料,用猪牛羊马粪养出来的就是有机鱼;有人认为不用化学药品、不投饲料的就是有机鱼;因为不投药品、产量又低,所以您要想吃这种鱼,那您理所当然要付更高的价格来买。不过,如果当您足够专业,很多时候,您会发现其实都是营销。要判定养的鱼是不是有机鱼,应不应该卖出更高的价格,首先就应该弄清楚,评判有机鱼的标准。那先来看这个有机是怎么来的。有机就是有生命的意思,因为200多年前,化学家在合成新物质时,能力有限,所以他们就认为,有些物质,如氨基酸、葡萄糖等,这些物质只能在生命体里合成,把这类物质,就叫做有机物。反过来,化学家通过合成,不用从生命体里提取的物质,就叫做无机物。你看,这有机与无 [查看详情] |
明年养鱼能挣钱吗? [阅读率:7918] | 01-14 |
这几年,在新历年的年尾,我都会写上一点总结,写一写这一年来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悟,展望一下接下来一段时间,有什么期盼。记得就在几年前,我写到养鱼人的春天来了,回看2019年,对有些人来说,那真是养鱼人的春天!养花白鲢的,养叉尾鮰的,养黄桑鱼的,还包括养虾的等等都有许多成功案例,一年下来赚得盆满钵满。因为中国的养殖品种太多了,总的来说,许多人是赚了;但也要看到,对有些地方的人来说,环保来了,无疑就是恶梦,增氧机不能用,化肥不能用,饲料不能投。不过大家可以细细体会下那句“金山银山不及绿水青山”的份量,是啊,我们要发展,但更要健康,更要为子孙后代留下点什么!看看这些年中国水产工作者的成绩,上次在华 [查看详情] |
水产养殖户在使用显微镜检查中常犯的错误 [阅读率:6345] | 01-14 |
经常有养殖户发来一些显微镜下的图片,让我帮忙确定是什么寄生虫。当收到的图片多了,也就发现了一些通病,这种情况,在我刚开始看鱼病时也经历过,所以今天就来写一写显微镜检查中常犯的错误。把一些藻类当成寄生虫,是显微镜检中最常见的错误。藻类中有许多是有鞭毛的,在一些人眼中,藻类是植物,植物都是不会运动的。其实就藻类而言,植物与动物区分并不明显,像有一种眼虫,你既可以说它是虫,也可以说是植物,它就相当于是界于植物与动物之间的过渡地带。另外还有更多的是可以运动的藻类,它们就是因为具有鞭毛,才具有了运动性,而且有些藻类在显微镜的视野下还跑得很快。对于水体中的藻类来说,只要具有鞭毛,基本都可以运动。有些藻类 [查看详情] |
大蒜素在水产养殖上的运用 [阅读率:8437] | 01-14 |
在上世纪的八九十年代,那时都还谈不上什么渔药,但大蒜就已经用于草鱼肠炎类疾病的治疗。记得那时鱼价很高,一斤草鱼可以买好几斤猪肉,所以要是养的草鱼得了什么病,那是想方设法的治,各种土方法,什么菖蒲、苦楝之类找来一大堆,浸水熬制之后外泼,那时用得最多的就是大蒜和盐。现在很多人也在用大蒜,只是大蒜在经历了“蒜你狠”之后,现在在水产上都已经不用食用大蒜了,而是用合成的大蒜素。通常10%含量的大蒜素,其有效成分二烯丙基三硫化合物就已经是大蒜里有效含量的5倍以上,合成大蒜素的性价比无疑比食用大蒜有优势得多。大蒜素用途十分广泛,有诱食、抑菌、改善血液循环、促生长、改善肉质、解毒等诸多作用,不仅在水产上使用 [查看详情] |
高锰酸钾在水产养殖上的运用 [阅读率:11414] | 01-14 |
前几天不知道是谁在问起高锰酸钾,建议写一写,说实在的,虽然这个药水产上在用,但我看到市场上的产品都是用的兽药批文。为什么没有水产批文?我想可能与这个药的特点相关,现在的渔药都要求安全、高效、低毒、无残留。而这个高锰酸钾呢?人药上也在用,我看到的一些痔疮膏里就有这个成分;还有一些蔬菜瓜果的洗液里也有这个成份,按1:1000的浓度浸泡后用洁静水冲洗,对水果进行消毒除污,不会改变水果的颜色与口味。所以高效、低毒、无残留都符合,但就是安全上不符合。这个药,还是我很小的时候,我们家养鱼就开始使用,如果没有记错的话,我们当地管这个药叫锰钱灰。那时每每鱼种下塘时,都会用到,但这个药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不 [查看详情] |
盐在水产养殖上的运用 [阅读率:9098] | 01-14 |
前两天写了大蒜素和高锰酸钾,今天来接着写盐在水产的运用。水产上用盐如果量少可以用食盐,如果是大量的用,当然还是建议工业盐,这样成本更低,其效果也与食用盐无异。盐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增效上。如搭配着一些消毒与杀虫药使用,可以增加药物的渗透性,同时对一些原生动物及微生物也有一定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如杀鳃隐鞭虫、车轮虫、口丝虫、斜管虫,当杀虫药产生耐药性之后,像车轮虫和斜管虫就很难杀得彻底,这时候只要按一亩水体增加5-8公斤盐,杀虫的效果就会增加不少。在沿海或是有盐城湖的地方,工业盐的价格很低,所以大剂量的使用尚且可以;但其他地方要使用起来成本就很高了,特别是针对水霉类的处理,如果外泼,成本确实不小,所 [查看详情] |
水环境六因子对淡水鱼养殖的影响 [阅读率:5358] | 01-02 |
淡水养殖水环境六个主要因子主要包括:水温、溶解氧(DO)、亚硝酸盐、氨氮、硫化氢和pH值等。[imG]upload/article/a2020010214034357.jpg[/imG]1、水温鱼类属变温动物,体温随水温的变化而变化,水温直接影响鱼的生存和生长,水温直接影响鱼的代谢强度,从而影响鱼的进食和生长。一般在适合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鱼类的代谢相应加强,进食量增加,生长也快。[imG]upload/article/a2020010214042053.jpg[/imG]各种鱼类都有自身生长的适温范围和最适宜的温度范围。人工养殖鱼类泥鳅、鲤鱼、草鱼、鲢鱼、鲫鱼等等,生长的适温范围在15 [查看详情] |
很多人可能都想不到的,有的鱼在运输中居然会增重! [阅读率:4408] | 12-24 |
平时我们都知道,鱼在运输过程中,重量都会减轻。像平时拉一车鱼,减重一两百斤是常有的事。昨天晚上几个朋友一起吃饭,谈到了一个话题,什么鱼在运输过程中会增重? 怎么有的鱼还会增重?我听到的第一反应,会不会是在称重上做了手脚吧!提供这个信息的是一位在成都贩鱼十几年的老朋友,贩鱼大户王总,每天销量上万斤,不夸张地说,每天都有两辆车跑在给他拉鱼的路上。对于这位从最小的摊贩一点一点做起来,长年从事鱼产品运输的资深级鱼贩,可以把宝马730拿给我练手的人,我觉得他的信息绝对是可信的,经商这么多年,绝不可能在称重上做文章,他的诚信肯定是没问题的,那这个增重从哪里来? 有的人可能会猜到,从水里来 [查看详情] |
冬季鱼塘管理方法是什么?这六点很重要! [阅读率:5729] | 12-17 |
在冬天,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比较寒冷,这是让鱼类养殖户头疼的事情,因为如果管理工作没做好,容易损伤鱼儿。那么,冬季鱼塘管理方法是什么?这六点很重要!希望能对养殖户朋友有所帮助。1、夯实塘埂,防止渗漏人工垒砌的塘埂,土块问孔隙多,易渗漏导致塘埂倒塌,因此塘埂要彻底夯实。鱼塘底质为沙土时,上面要覆盖5—10厘米厚的淤泥,起到防渗、保水、保肥的作用。[imG]upload/article/a2019121717265010.jpg[/imG]2、晒鱼塘,施足基肥鱼塘建好后,不要急于注水,可先平整塘底,最好能耙松或犁翻1次,然后晒塘,以促进其中的有机质氧化、分解,疏松底土,提高地温地力。粪肥和骨粉按10 [查看详情] |
我在家里的“鱼塘”做小实验 [阅读率:5944] | 12-17 |
因为我很喜欢鱼,所以就在家里搞了一个小鱼池,这也是我经常做实验的地方,我把它称为我的小鱼塘。平时我喜欢钓鱼,钓回来吃不完的鱼,就放入这口小鱼塘里,由于只能装600升水,所以即使按亩产上万斤算,那也只需要九斤鱼就达到了这个标准,所以水质稍稍一差,鱼儿就会浮在水面。我时常观察这些现象,久而久之,发现了一些规律:鱼浮头,除了与溶氧相关外,与水体中的悬浮物也有关系。后来我就一直在想,怎么才能通过一些实验,找出浮头与悬浮物的关系。所以就在这种不太标准实验中,反复的观察,反复的验证,一会放水,一会又加水,一会又把水弄浑浊。过段时间,突然想到了新的办法,只要有空,就又去弄一弄。 今天把今年的记录 [查看详情] |
肥水这么多年,您真的明白什么叫科学肥水么? [阅读率:10135] | 12-17 |
作者:新希望六和湖北水产技术服务中心 张琛养殖活动的开展与水环境息息相关,而浮游生物作为池塘生态系统的物质基础,其丰度直接影响池塘的初级生产力。所谓肥水,即通过提高水体浮游生物的生物量来提高池塘的初级生产力,从而提高鱼产量,降低饲料成本,改善水体环境。 一、施肥的作用 1、促进水体中细菌和浮游植物的大量繁殖。其中,无机肥溶解于水后释放出各种营养盐类,直接被浮游植物吸收;有机肥先引起细菌的大量繁殖,细菌将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溶解于水的简单有机物和无机物,进而被浮游植物吸收利用。 2、施肥促进细菌的大量繁殖,加快有机物的矿化过程,从而提高水体的生产力; 3、施肥可促进土壤和淤泥中固氮细菌的繁殖,加 [查看详情] |
如果底改没有针对性,养殖户可能就是在白花钱、做无用功! [阅读率:9242] | 12-10 |
在现代的高密度水产养殖、老池塘水产养殖,可能很难避开底改这个话题,毕竟底部和水质是一个时时刻刻互动、时时刻刻相互影响的系统,没有一个良好的底部就很难有一池好质量的水体,同样的,一池不良的水体可能也会影响到底部。因此:在超过水体自净能力的高密度水产养殖、老池塘水产养殖,改底是很难避开的。水产养殖中底改的目的在水产养殖中,底改顾名思义应该就是改良池塘底部理化条件的意思,让池塘底部的理化条件能够在适合养殖对象的生存,而这些良好池塘底部理化条件又决定了池塘底部的微生态圈,从而又决定了池塘有相对高溶解氧、有氧代谢氨氮和亚硝酸盐等氮循化,起到维护水体生物稳定性的营养库作用。底改的目的:1、底改就是为了池 [查看详情] |
出现这4种现象,警惕你的塘口已经“老化” [阅读率:6917] | 11-22 |
《周礼》:“万物滋生焉则曰土”,说明了“土”的本身意义;许慎的《说文解字》指出:“土者,地之吐生物者也。”“二”,像地之上,地之中;“丨”,物出形也。河蟹的底栖生活以及水草的种植,很好地诠释了土壤之于水产养殖的重要意义。土壤中蕴藏着动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也是微生物生长繁殖的乐土,它更是水体能够充满生命力的基础。良好的土壤环境,河蟹在底层安静的生活,水草茂盛的生长过程中又能够吸收和净化养殖所产生的污染废物。良性的废物处理循环并不会使土壤负担过重,可如果打破了这样的平衡,久而久之,池塘开始老化,养殖问题就会频繁出现。青苔多、蓝藻爆发,病害多,规格小.....问题多了,用“药”就多,成本迅速增加, [查看详情] |
水产养殖过程中最常用的净水剂之石灰,便宜又好用! [阅读率:6951] | 11-22 |
在目前许多老养殖区域或者在高密度养殖中,完全靠养殖池塘水体的自净能力保持一池良好的水质可能很难很难。所以:在外水源已经富营养化、池塘已经老化的老养殖区域和在高密度养殖中,为了强化养殖池塘水体净化,水质改良剂已经是水产养殖业中的一类必须用品。“养鱼先养水”这句对于一线的朋友们都是耳熟能详的话就充分的体现了这一点。水质改良剂也就是平常说的调水、改底产品,这些水质改良剂原则上说对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养殖对象的生理、器质性病变都并没有任何直接的治疗作用。但是在池塘已经老化、外水源已经相对富营养化的老养殖区域,水产养殖中的疾病预防,水质改良剂的重要性,在某一些方面却是明显的超过了消毒药和抗生素。甚至在 [查看详情] |